当前位置:首页 > 开发 > 女娲重要转折正证打划动通迎来社区式启散计

女娲重要转折正证打划动通迎来社区式启散计

2025-09-22 08:40:07 [点评] 来源:链上热点

这一刻终于到来了!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我们女娲社区的早期通证置换工作已接近尾声。说实话,看着社区一步步走到今天,我这个老社区成员心里满是感慨。还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讨论通证的设计方案,转眼间官方渠道的通证已经售罄。

历史性时刻:销毁与打散并行

11月28日对女娲社区来说将是个大日子。这天不仅意味着非流通部分的通证将被一次性销毁,更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打散阶段。说实话,这个决定来之不易,但为了社区的长远发展,这是必须走的一步棋。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们那些可敬的早期大户们。他们主动将1800枚通证中的800枚永久锁仓,500枚用于打散销售。这种"舍小我、顾大局"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要知道,这在其他项目中简直难以想象!

锁仓机制:与社区共成长的智慧选择

关于永久锁仓这件事,我特别想多说几句。6万枚通证的总锁仓额度,800枚以上的优先认购权,这个设计真的很巧妙。既保证了社区的流动性,又给了早期支持者应有的回报。说实话,30%的交易手续费分红相当诱人,但我要提醒大家:这绝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我见过太多人一时冲动就把全部家当押上,结果市场波动时寝食难安。所以再三强调:量力而行!成为社区股东意味着要与社区同呼吸共命运,这需要真心的认同和长期的耐心。

打散策略:为了更健康的未来

说到300枚以上的大户必须配合打散的政策,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不理解。但作为过来人,我必须说这是个明智之举。记得去年参与另一个项目时,就是因为大户持币太集中,结果上线后抛压不断,最终害苦了所有人。

女娲社区这次采取的回收打散策略,扣除30%销售成本的计算方式相当合理。对那些想冲刺节点的朋友来说,现在只剩下20多天时间了,机会真的稍纵即逝。

共同期待:上线前的最后冲刺

距离正式上线越来越近,社区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保持清醒。最近已经发现有些别有用心的山寨地址在浑水摸鱼,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说到底,女娲社区的成败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选择。是用短视的心态急于套现,还是用长远的眼光共建生态?我选择后者,因为我相信,只有当足够多的人真心认同这个社区,我们的通证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记住:女娲社区的成功不是靠几个大户撑起来的,而是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持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让我们携手并进,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统计)

推荐文章
  • 当DeFi遇上AI:一位金融科技老兵的观察手记

    当DeFi遇上AI:一位金融科技老兵的观察手记 作为一个在金融科技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承认,DeFi和AI的碰撞正在谱写金融创新的新篇章。记得去年参加一场行业峰会时,有位投资人打趣说:"现在的DeFi就像是个会算账的机器人,而AI正在给它装上大脑。"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AI如何赋能DeFi?三大应用场景解析在深入研究过程中,我发现AI与DeFi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三个颇具潜力的方向上:1. 贴心助手型:让加密交互更自然还记得我第一次... ...[详细]
  • Impactopia创始人Aurora DUAN:用科技重新定义慈善的未来

    Impactopia创始人Aurora DUAN:用科技重新定义慈善的未来 9月29日的香港会展中心热闹非凡,我有幸见证了Impactopia联合创始人Aurora DUAN在Davo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ymposium × World WEB3 Charity Week活动上的精彩演讲。这位年轻有为的女性创业者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向台下来自Invest HK等政府部门和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嘉宾们,描绘了一幅科技赋能慈善事业的未来图景。Auro... ...[详细]
  • 当艺术遇见区块链:NFT开发的奇幻冒险

    当艺术遇见区块链:NFT开发的奇幻冒险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了5年的老手,我见证了NFT如何从一个小众概念变成席卷全球的创意浪潮。每次看到新晋艺术家通过NFT获得第一桶金,我都忍不住感叹技术的魔力。选择你的区块链战场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NFT时,以太坊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现在?天啊,选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以太坊就像老牌的金融区,稳定但拥堵;Solana像是新兴的艺术街区,快速又时尚;而Polygon则像是个性价比超高的创意园区。上... ...[详细]
  • 比特币为何迟迟难破28500美元?三大现实因素告诉你真相

    比特币为何迟迟难破28500美元?三大现实因素告诉你真相 最近比特币价格在27200美元附近站稳脚跟,甚至一度冲上27500美元,表面看起来挺振奋人心。可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得说这种反弹恐怕难以为继。不信?看看这三个扎心的现实。宏观经济这只"拦路虎"美联储副主席巴尔最近在纽约的讲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市场。他直言不讳地说:"利率这么高,经济火车头迟早要减速。"这话说得够明白了吧?更糟的是,这还不是全部影响,加息的后劲儿还没完全体现出来呢。现... ...[详细]
  • 烈日下的温情:一瓶凉茶背后的城市温度

    烈日下的温情:一瓶凉茶背后的城市温度 九月的深圳依旧热浪滚滚,正午的阳光能把人烤出一身汗。在这样的高温天里,一群身着橙色马甲的"城市美容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关爱。王老吉药业这次联合多家单位,在大草坪公园为环卫工人们送上了贴心的消暑大礼包。平凡英雄的坚守活动现场,我注意到一位两鬓斑白的黄师傅。他粗糙的双手接过保济口服液时,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我在深圳扫地十多年了,夏天最遭罪的就是中午那会儿。"他边说边抹了把汗,"地面烫得能煎鸡蛋,衣服... ...[详细]
  • 为什么我仍然对Optimistic Rollup充满信心?一位从业者的深度思考

    为什么我仍然对Optimistic Rollup充满信心?一位从业者的深度思考 作为Offchain Labs的联合创始人,每当我和同行交流时,总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Arbitrum为什么坚持使用Optimistic Rollup技术?特别是在ZK证明技术大热的今天,我们是否考虑过转向?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两年前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有位开发者就曾直言不讳地质疑我们的选择。今天,我想用更生活化的方式分享我的看法。技术选择:一场实用主义的较量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这些年,我深深体... ...[详细]
  • 当比特币遇上好莱坞:《加密货币》带来的金融惊悚体验

    当比特币遇上好莱坞:《加密货币》带来的金融惊悚体验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最近重温了2019年那部颇具争议的《加密货币》电影,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影史上第一部真正聚焦数字货币世界的惊悚片。记得当初在影院看的时候,那种将高科技金融犯罪与家庭危机交织的紧张感,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心跳加速。一部被低估的金融惊悚片说实话,5.2的豆瓣评分可能让很多人错过了这部作品。但在我看来,影片中对区块链世界的描绘相当写实,特别是男主角马丁(由Beau饰演)从华... ...[详细]
  • 区块链数据分析:我用14年从业经验告诉你这些趋势不容错过

    区块链数据分析:我用14年从业经验告诉你这些趋势不容错过 记得2009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当比特币白皮书首次出现在密码学邮件列表时,谁能想到这个"数字黄金"的实验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14年过去了,我亲眼目睹了这个行业从当初的极客玩具,变成了如今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区块链数据的"三重境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区块链数据分析就像剥洋葱一样,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宏观层面,就像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区块链世界。我经常会打开Dune Analytics... ...[详细]
  • 亚洲区块链力量崛起:Vitalik Buterin亲历的行业变迁

    亚洲区块链力量崛起:Vitalik Buterin亲历的行业变迁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领域的观察者,我最近在德克萨斯州的一次行业聚会上听到了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的精彩分享。他用略带兴奋的语气告诉我们:"你们知道吗?亚洲开发者的角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我不禁想起五年前在东京参加区块链会议时的场景,当时会场里大多是在讨论挖矿和交易所。从挖矿到创新:亚洲团队的华丽转身Buterin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察:"记得2018年那会儿,亚洲在加密... ...[详细]
  • 比特币:一场正在发生的金融革命

    比特币:一场正在发生的金融革命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也是满脑子问号。那是在2009年初,一个叫中本聪的神秘人物在网上发布了这个"电子现金系统"的白皮书。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极客玩具的东西,如今竟掀起了如此巨大的金融浪潮。比特币到底是什么?想象一下,如果你手上有一张无法伪造、全球通用,而且不需要经过银行的钞票,这就是比特币的精髓。它不是由某个政府或央行发行,而是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