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买账构为货E何不以太遇冷坊期首秀
10月2日,6只以太坊期货ETF正式亮相,这本该是加密市场的盛事,却意外遭遇机构投资者的"冷眼相待"。首日总成交量不到150万美元,这与2021年比特币期货ETF首秀时10亿美元的"开门红"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分析师,我认为这种反差背后折射出当前市场的深层困境。
熊市环境下的机构谨慎
Coinbase研究主管Duong的分析颇有见地:时机真的很重要。2021年ProShares推出比特币期货ETF时,正值牛市鼎盛期,资金像洪水般涌入加密市场。而如今我们身处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流动性紧缩、机构谨慎、市场情绪低迷。就像在暴风雨中开张的新店,再好的商品也难以吸引顾客驻足。
有趣的是,投资顾问们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态度差异明显。比特币已经被主流机构视为"数字黄金",能够自然地融入传统投资组合。而以太坊则更像是一个"技术专家",其智能合约平台和去中心化应用的复杂性让许多传统投资者望而却步。我曾在一次投资会议上亲眼目睹一位基金经理被以太坊的白皮书绕得晕头转向。
监管预期与市场选择
最近Risely诉Uniswap案的判决将ETH归类为商品,这在无形中抬高了市场对现货ETF的期待。投资者可能在想:"既然商品属性的现货ETF有望获批,为何还要投资期货产品?"这种微妙的心理预期变化,就像等待新款iPhone发布时对旧款产品失去兴趣一样自然。
从资金流向来看,今年以太坊净流出超过1亿美元,而比特币则吸引了2.19亿美元流入。不过最近几周,两者资金流入趋于接近,这或许预示着市场情绪正在发生微妙转变。
以太坊质押的隐忧
摩根大通10月5日的报告揭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质押收益率的下降。从上海升级前的7.3%降至5.5%,这个数字在传统金融利率上升的环境下显得黯然失色。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心化问题——Lido、Coinbase等五大机构控制着50%的质押ETH,Lido一家就占近1/3。这让我想起一位开发者朋友的调侃:"去中心化?我们现在是在玩'以太坊的寡头游戏'吗?"
不过社区正在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分布式验证器技术(DVT)的发展让人看到希望,就像SSV和Obol这样的解决方案,让多个节点运营商可以协作运行单个验证器,这种"众包"式的创新或许能打破中心化魔咒。
交易费用新低与L2崛起
Santiment的数据显示,以太坊gas费已跌至1.13美元的平均水平,创近一年新低。记得5月份时,我的一个朋友因为20美元的交易费而放弃了DeFi操作,现在同样的操作成本不到原来的1/10。历史经验表明,当gas费降至如此低位时,往往预示着价格底部。
L2解决方案的爆发式增长是费用下降的主因。根据L2Beat数据,L2的交易量已是主网的5.78倍。这让我想起8月份Coinbase推出Base时的盛况——这家坐拥1亿用户的交易所巨头拥抱以太坊L2,无疑为整个生态注入强心剂。现在Arbitrum和Optimism等L2的TVL已经超越Solana等竞争对手,这种"从边缘到主流"的转变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交易所ETH储备创新低
10月5日的另一则重磅消息:中心化交易所的ETH储备降至1068万枚,创2018年5月以来新低。而更引人注目的是10月4日超过1.8亿美元的ETH单日流出,这是8月21日以来最大规模的"逃亡"。这些数字背后是投资者的长期信心——他们宁愿把ETH锁在冷钱包里"冬眠",也不愿放在交易所等待交易机会。
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牛熊转换的市场观察者,我认为当前的低迷并非终点。以太坊L2生态的蓬勃发展、staking机制的持续优化、机构认知的逐步深入,这些因素都在为下一轮周期积蓄能量。就像比特币ETF走过的艰难道路一样,以太坊的机构化进程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责任编辑:知识)
-
对话零念科技柯柱良:我用十年经验告诉你,为什么智能驾驶安全大于一切
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举办的SAECCE 2023年会上,我有幸采访到零念科技创始人柯柱良。这位在智能驾驶领域深耕十余年的"老兵",谈起行业安全问题时眼里闪烁着执着的光芒。"你知道吗?现在市面上很多智能驾驶方案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光注重词藻华丽却忽略了最基本的语法规范。"柯柱良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他认为,真正的智能驾驶系统必须像造飞机一样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说来也巧,这位技术大牛的人生轨迹颇有意思。在国... ...[详细]
-
上个月OpenAI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集体辞职"大戏,现在回头看简直就像好莱坞精心编排的情节剧。说实话,当我看到700多名员工联名威胁董事会时,第一反应就是:这戏演得也太假了吧?果不其然,最近几位知情人士的爆料证实了我的猜想——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逼宫戏码。谁在背后推动这场闹剧?让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实:真正在背后推动这封联名信的,是那些拿着高额股权、在OpenAI已经待了多年的老油条们。据内... ...[详细]
-
错过了Injective?这份熊市黑马的分析或许能让你少些遗憾
每当想起2023年的加密市场,总会有投资者扼腕叹息:为什么当初没有抓住Injective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默默无闻的项目竟然在熊市中完成了14倍的惊人涨幅,着实让很多老玩家都跌破了眼镜。一个低调黑马的崛起11月30日,当OKX宣布上线INJ时,很多人这才注意到这个项目早已得到Binance、HTX、Bitget等主流交易所的认可。从年初的1.25美元到近期19.2美元的高点,1436%的涨幅... ...[详细]
-
zkOracle与zkCoprocessor:区块链数据处理的双生子
每次看到区块链领域冒出新的技术名词,我总忍不住想起那句老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最近zkCoprocessor和zkOracle这两个概念就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对"双胞胎"到底有什么不同。一、术语的困境说实话,在区块链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名词层出不穷,但往往大家对其理解却大相径庭。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一个技术峰会时,听到两个开发者为"Data Av... ...[详细]
-
最近香港金融圈有个大新闻,让不少加密爱好者辗转难眠。8月1日起,《稳定币条例》正式实施,这可是全球首个如此系统性的稳定币监管框架。作为一个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这次香港的步子迈得比预期要谨慎得多。牌照制的代价新规的核心思路很明确:把稳定币当成银行来管。2500万港元的入门门槛、100%的资产储备、1天内必须能赎回,这些要求看似保护投资者,实则把90%的小玩家挡在门外。我认识的... ...[详细]
-
当大多数交易所还在为熊市发愁时,CoinW却悄悄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这家成立六年的交易平台不仅活过了加密货币的起起落落,更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次行业起伏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CoinW这波操作确实值得说道说道。安全是命脉,合规才是王道记得去年FTX暴雷那会儿,整个圈子人心惶惶。但CoinW硬是靠着实打实的安全建设赢得了用户信任。他们不仅拿下了迪拜VARA的牌... ...[详细]
-
天啊!谁能想到这个最初被误认作Ordinals协议的"冒牌货",如今竟然在加密市场掀起如此惊人的风暴?就在昨天,ORDI这个比特币系模因币的价格像坐火箭般突破了60美元大关,最高触及62美元。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次市场疯狂的老韭菜,这个涨幅还是让我惊掉了下巴。牛市下的疯狂记得11月初ORDI刚出现在大家视野时,很多人还把它当成个笑话。但现在看来,市场永远不缺惊喜。1104%的涨幅啊!这是什么... ...[详细]
-
12月的沙漠之都注定热闹非凡!作为加密行业的"老玩家",CoinW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一口气拿下两个中东顶级会议的黄金赞助商席位。要我说,这步棋下得相当精妙——沙特金融科技展和迪拜区块链大会,一个代表传统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一个专注区块链的未来发展,正好覆盖了当前加密市场最火的两个赛道。沙特金融科技展:沙漠中的数字黄金说起沙特这场金融科技展,那可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你知道吗?这个中东土豪国家的加密交易... ...[详细]
-
最近我越来越感受到,稳定币正在重塑我们熟悉的金融版图。记得2017年那会儿,稳定币还只是个不起眼的配角,主要用来方便交易所规避银行限制。谁曾想短短几年间,它已经成长为区块链世界的美元替代品,甚至开始影响全球货币政策。市场格局:双雄争霸与后来者的突围现在的稳定币市场就像一个微缩版的美元霸权体系。Tether(USDT)靠着先发优势,已经成为加密世界的"美元霸主"。我常开玩笑说,USDT在亚洲的影响力... ...[详细]
-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我必须坦率地说:Luna Classic(LUNC)想要突破1美元大关,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当看到投资者在论坛上讨论LUNC能否复制2021年的奇迹时,我的心情总是很复杂——既理解他们的期待,又担心他们可能忽视了现实。供应量的困局:数字游戏背后的真相让我们先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当前LUNC的流通供应量高达6.9万亿枚,这意味着要达到1美元的价格,整个项目需... ...[详细]